-
为推进美术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提升皖北地区美育教研水平,2025年10月20日至22日,2025年皖北地区基础教育教研帮扶美术学科第四次研讨活动(蚌埠、淮南、滁州片区・沉浸式教研)在蚌埠第三实验学校兴华校区圆满举行。

10月21日上午8点,在蚌埠第三实验学校兴华校区文华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此次活动开幕式。蚌埠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蚌埠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党委委员徐云,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朱德义教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郝蔚舒老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玲老师,合肥市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吴蓉老师,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波老师,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刘璐老师,蚌埠第三实验学校校长王强,蚌埠第三实验学校兴华校区党支部书记马蓉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王海燕主持。来自全省的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齐聚现场,共同开启本次教研交流新篇章。

首轮研讨出方案,专家聚焦指方向。开幕式后美术研讨活动以跨学科项目汇报拉开序幕。来自蚌埠、淮南、凤阳的5位教师汇报分享了《芦艺创美,匠心育人》《故土造物:美术、科技、劳动跨学科实践下的一场家乡美学融合》等跨学科项目成果。

随后,新优质学校跨学科课例展示同步开展:蚌埠市吴安小学蔡宝密老师带来小学课例《用彩墨画鱼》、蚌埠第三实验学校兴华校区苏璇老师带来中学课例《龙舟竞渡》。
专家团队聚焦汇报与课例内容,以“精准破题”为导向,从 “融合逻辑性”“学生参与度”“学科目标达成”等维度提出优化建议为汇报与课例标注出清晰的优化坐标,明确了改进方向。
专家领航明方向,理论指导筑根基。10月21日下午,两场专题讲座为老师们带来深度启发。安徽师范大学朱德义教授以《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题,解析了新课标指导下跨学科教学的核心概念;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蓉老师通过《三维互动场域浸润的跨学科学习实践路径探索》,分享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策略,为课例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
示范引领促反思,解锁课堂新样态。专家示范课环节,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王勇军老师的《皖北明珠》(小学)、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叶晔老师的《诗意的色彩》(中学),以“地域文化+跨学科教学”为载体,展现了“沉浸式、探究式、融合式”的课堂形态,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优秀的实践范例。
课例迭代求精进,打磨优质新课堂。10月22日上午,同课重构环节中,《用彩墨画鱼》《龙舟竞渡》的两位授课教师结合专家建议优化教学设计,再次呈现课堂。专家团队对比课例重构前后的差异,点评亮点与不足,指导教师深化“跨学科任务的层次性”“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等策略,推动课例从“合格”向“优质”进阶。

心得汇报谋新篇,蓄力未来共启航。活动尾声,各教研组长围绕本次教研活动进行心得汇报,在交流中梳理经验亮点,于总结中明确前行路径。最后,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郝蔚舒老师总结此次活动,并部署下一阶段任务。鼓励教师将本次所学转化为实践,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将本次活动的所学、所感、所悟,真正转化为推动本校、本区域美术学科教学改革的实际行动。

本次沉浸式教研活动,为皖北地区美术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成长的平台。既是对跨学科美育实践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区域教研资源的深度整合。未来,皖北地区美术教师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耕跨学科融合教学,让美育在“学科协同”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图文/蚌埠第三实验学校)
举报
